11月10-12日,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美娜赴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
陈副秘书长(上图右)与保护区管理处党组书记陈志会(上图左)举行座谈,在座谈中陈副秘书长提出:湿地是地球之“肾”,在调节气候、蓄洪抗旱、涵养水源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地球上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在丹顶鹤等珍稀物种保护工作中,做出了较大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会正在创建中国生态公益网平台,就是为全国生态保护领域的保护区、湿地公园、NGO等组织搭建一个交流、公开募资、企业合作的公益窗口。目前已经有很多机构纷纷作为首批合作伙伴加入到中国生态公益网平台,我会也诚挚邀请贵区加入,共同推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陈书记感谢陈副秘书长关心关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并介绍了今年7月5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世界遗产大会),申报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离不开国家林草局领导、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在申遗成功后社会各界对保护区的关注度更高,希望尽快与中国绿化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入驻中国生态公益网平台,推动黄渤海湿地保护及丹顶鹤濒危物种的拯救工作。希望通过培训自然教育讲师的模式,孵化出更多企业和社会团体自然教育志愿者,传授生态保护知识,特别是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志愿者培训交流,传播中国生态保护行动,分享中国经验。
会后,陈副秘书长在保护区宣教科陈亚琴科长的陪同下调研了展览馆、人工繁育中心等地。